毕竟历史上博客及现在的微信公众号,或许都会有降温的时候,真正让一个东西活下来的是“品牌”。
并不是那么难,所有创始人更多花一点心思,研究流程本质上的问题,这些问题能迎刃而解。这至少可以带来三个好处: 创造可教的观点的过程,可以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领导者,让他们从日常运作中抽身而出,进行反省,更好地理解自己隐藏的假设,更好地理解组织,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商业。
我就讲两个例子,一个是巴菲特投过一些地方性的报纸,运营状况都非常好。
有流通股的682企业中,“复活”企业营收中位数为6674.22万元,增长中位数为10.04%,净利润为568.45万元,增长中位数为42.69%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能跑到贴吧、微博、知乎发帖,并通过QQ和微信把大家聚集起来。
其实,向亚信投资时,王功权根本没有什么商业逻辑,也不明白丁健有什么核心技术,王功权看中的就是人。 “将来有哪些经济会被这些新的技术、被智能企业,在未来的几十年改变呢?大概有20万亿美元的市值,将来会被这些智能企业核心的技术改变。
数据变现?涨价?改行做更挣钱的生意?跟着热点做?没问题! 当然并非所有这些的都不好。老板不信任我,我连招一个自己喜欢的工程师进来的权利都没有。